在密教的理趣中,鄭堯中及猴網諸人的言行正是「入魔」之相。由於被自身的習氣、慾望吞噬,造成魔來附著,變成了「內鬼通外鬼」的現象。
盧勝彥師尊在第102本文集「甘露法味」中曾經寫過:
反之,一個密教行者,若持誦一陣子,反而愈修心愈不信,偷懶放逸,甚至停止念誦,飢渴逼惱,增上掉舉,增上憂慼,專注賺錢事業,對根本上師不恭敬,不喜修法,喜說綺語閒話,作不善事,阻人信佛念誦,夢惡夢,魔所著附,身染惡疾等等,是未相應之相。
在這方面,我解釋如下:
信心不具足的人,當然很難相應。密教是宇宙的真理,汝信心不夠,如何進入宇宙的真理之中。
偷懶放逸的人,難相應也。
專注賺錢事業,對現代的人來說,無可厚非,但每一天一定要固定時間專注念誦,如果祇專注賺錢,忽視念誦,久久成凡夫,離開相應愈遠。
掉舉,憂慼,無智慧之相。
對根本上師不恭敬,失去傳承加持力。
喜說綺語閒話,口不清淨。
作不善事,行為偏差,惡行惡狀。
阻人信佛念誦,不是度眾生,而是「堵」眾生。
夢惡夢,所夢均非善夢。
「魔所著附」,這一點就更嚴重了,一個行者若被「魔所著附」,所作出來的事,必成魔事。
如果魔附在一個行者的身上,不但不是「修行」,反而變成「逆行」,他的行為,不外乎:
一、欺師滅祖。
二、譭謗輕視根本上師。(尋找上師的一切缺點)
三、用己見來爭論正法。
四、行為譭佛滅師。
五、自願下金剛地獄。
六、譏諷真理。
七、用最卑鄙的行為傷害正行者,達到毀滅的目地才甘心。
一個密教行者對自己根本上師的態度是-尋找上師的優點來學習,這是增上緣。如果是尋找上師的缺點來擴大渲染,是增下緣。前者得成就,後者魔所著附。